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著名、影響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奧爾夫的音樂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原本的音樂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間;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結構;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是適合于兒童的。
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核心并吸引人的構成部分。奧爾夫的音樂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原本的音樂是指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間,把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原本的音樂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非常適合于兒童的。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作為20世紀流傳甚廣,對世界音樂教育產生重大影響的音樂教育體系,在其創立之初,就有遠見地選擇了“原本性音樂”作為自己教育體系的標識,同時以一種開放性的姿態,隨世界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而發展,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綜合性
隨著科學的發展,將藝術劃分得也越來越細,但音樂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單純用嘴唱或用耳朵聽,它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可以一邊唱一邊跳一邊用樂器演奏。奧爾夫指出:原本的音樂是什么呢?原本的音樂決不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是人類本來的狀況,是原始的,也是非常接近人心靈的,因此可以說音樂是綜合的藝術。
2、創造性(或者稱即興性)
孩子的生活經驗沒有受太多的社會影響而定型,因此他們天然的具有對音樂的創造性。在看到一幅圖畫后,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用音樂去表達,通過簡單的樂器即興演奏、即興表演,使孩子也從事藝術家的工作,用音樂去挖掘、去創作、去發揮想像力。當沒有樂器時,他們能用手、腳、筷子、報紙等代替音樂進行演奏,充分體現對樂器的創造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回歸人本
情商是人們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往人們不知道通過何種途徑去培養,現在奧爾夫就是一個培養情商的好方法。通過孩子的視、聽、觸、嗅,極限地調動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開發孩子的潛能。原本的音樂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音樂在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們成為一個主動者參與其間,而不僅僅是一個聆聽者。當音樂響起,你可以用身體動作表達,就像有的小孩子,聽到電視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動小屁股跳起來,嘴里也哼唱起來。這種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發與宣泄。
4、從本土文化出發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及其教學方法,呈現一種開放性,這使得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傳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奧爾夫音樂重在理念,它沒有規定一個標準的示范課程,他鼓勵人們依照本國的文化,將他的音樂理念融入其中,這樣雖然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但也給各國的奧爾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無限發展的空間。
從本土出發,中國的奧爾夫結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語言、民歌、童謠甚至是方言。這種音樂更被人們熟知,更為人們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們更易懂。因此,各國的奧爾夫理念相同,卻在具體內容上不同,不會使奧爾夫局限在某一時代、某一國家,而是不斷創新,世世代代發展下去。
5、從兒童出發
音樂不是精英人才的專利品,在七種智能學說里面,提到可以通過藝術渠道對人進行培養。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沒有音樂細胞,沒必要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這就大錯特錯了。藝術是每個人的本能。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和體驗。
一個6歲以下的孩子,聲帶發育還不成熟,如果讓孩子唱一個長音,他還唱不下來,有時出現唱歌唱不準的現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動作發展已經成熟,聽覺也是成熟的,因此奧爾夫非常適于孩子。讓他們從小懂得節奏、韻律,了解音樂語言。
奧爾夫音樂的局限之處:
奧爾夫音樂不是學習高深的音樂技能,它重在開發人的潛能,可以說奧爾夫是關于音樂的啟蒙,是學習其它音樂的起步。正因為如此,奧爾夫音樂非常適合幼兒園音樂啟蒙課程。
總之,奧爾夫打破了科學的系統性,擺脫了科學對音樂的桎梏,更有利于個性的健康發展。
郴州市北湖區精博幼兒園位于郴州市北湖區南嶺大道紫宸瀾山小區一期20棟,成立于2015年8月4日。建筑面積達3100平方米以上,戶外活動面積占1200平方米,可開設12個班級,容納300多名幼兒,也是諾貝爾精博國際在湖南開設的第五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