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后才改為數學。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于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數學能夠發展人的理性思維。數學主要用來進行概括、抽象、推斷和論證等理性思維。數學推理一是一,二是二,準確無誤,用以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十分有益。這就是為何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將數學作為一門主課的重要原因,雖然在數學課上,特別是學習高等數學時,有些知識不一定在生活中有用,但是它的主要目的已經從學以至用轉變為鍛煉思維能力!
數學之所以重要,還有它的基礎性。數學的用途很廣。小學的數學可以教會孩子買東西、計算,初中高中時的數學可以教學學生設計,甚至是做人的原則,大學以后,大至設計火箭外形、控制衛星運行,全靠數學計算。數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它可以從衣食住行到設計、建設,從微小的事情到關于國家的大事。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1、讓孩子感到生活中充數堂回回日常生活中的數學
(1)和孩子一起外出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數字牌,比如說車牌,電話號碼之類的。
不妨跟孩子做這個游戲,快速記憶之后,復述出來。比如:看到一個電話號碼1362783*,跟孩子比一比,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可以得到提升
(2)練習計算,當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你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計算,比如拿出兩個商品,牛奶3元,糖5元,幫媽媽算一下一共幾元?
甚至,讓孩子把商品的價格算出來之后,還可以進一步問:媽媽今天只帶了15元,錢夠嗎?
還剩多少元?還可以買些什么商品呢?
(3)點數和物品的分配:家里來了客人,可以讓孩子點一下一共多少人?然后,安排孩子把水果或者是盤子分給大家,這是—對應你可以進一步讓孩子練習一下,家里一共有6個人,現在有8個蘋果,每人分一個,看看還有多少個?其實這就是減法的簡單應用。
(4)利用生活中的機會,提前給孩子見到一些需要學習的概念:比如認識鐘表,日歷,人民幣之類的,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不斷的接觸,熟悉,不要等到學到了,才匆忙的想起來
孩子的學習體驗非常重要,如果他上課的時候,一下就理解了。他自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個判斷,覺得自己學習能力強。如果孩子上課聽得很蒙,久而久之,他就會產生學習是一件對自己特別困難的事情,就有恐懼癥。
2、數學不只是考題,你應該讓孩子拓展數學的界限
數學除了加減乘除的計算,其實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實踐。
讓孩子覺得在生活中就經常用到這些知識,那么課上,他就不會對這些東西排斥。
比如,讓孩子自己動手繪制地圖,那么孩子就能判斷方位,上下左右中。讓孩子看中國地圖或者是世界地圖,孩子就能判斷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時有了一些坐標的概念,經緯度的概念也幔慢有體會了。
我們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拆解一些立體的物品,孩子自然對立體的感覺就會變好。
3,不要過分關注分數,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興趣,學習的勁頭,是否勇于探索,能否總結自己的規律你最容易走入的一個陷阱就是,以為成績代表孩子的真實能力。
你所不知道的事實是:孩子對自己思維的控制力是在不斷變強的,一開始,孩子是容易出現因為所謂的“粗心”而丟分的,但是這個能力是可以不斷改善。
可喜的是,孩子本身就有改善自己的欲望,前提是,你沒有把這個欲望給磨滅掉。
如果孩子覺得有趣,有新鮮感,有挑戰性,那么,他會不斷的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
如果你讓孩子覺得這事情枯燥,繁瑣,無味,困難,那么,他就會惺幔的失去了興趣。
所以,放下對那幾分的執念,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思維上面。你應該不斷的讓孩子在興致高昂的狀態下挑戰自己,給他豐富的學習材料。偷偷地,讓孩子不經意間掌握了一些數學知識系統訓練孩子的事情,還是讓學校老師來教比較好。
4、把數學融合在一些有趣的場景中凵如,你可以跟孩子玩游戲,裝扮成超市里面的顧客和收銀員,讓孩子體會人民幣的具體用法給孩子一元錢去買個東西,標價為8毛,請問錢夠嗎?還剩多少錢?
這就是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呀,但是它是一個具體的場景,孩子會覺得有趣的多。
怎么做?先讓孩子體會元可以換成10個一角,是真的換成1角的錢,然后數給你8張,那他就可以體會到自己還剩2張一角。
這個過程中孩子體會到了1元可以換成10個一角,并且還體會到10-8=2,方法很簡單,每次玩幾個類似的,孩子的興趣就有了。
5、給孩子一個創造的空間我們人類最大的快樂不是重復,而是自我創造。
孩子如果學數學的過程中,從來沒有過創造的體驗,那肯定是不對的你要習慣了孩子的創造,即使是不對的,你也可以想辦法鼓勵他。
6、學會做打氣筒,樹立孩子學習信心。
孩子學習數學遇到困難時,家長首先要保持表輕松,給他信心。每個人的認知水平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要理解孩子對某些問題理解得緩慢。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你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工作賺錢。就算自己心聲厭煩,也不能表現出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表情要輕松,暗示孩子,學數學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告訴孩子,每個孩子在最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都會覺得難,別人可以學好,他也能,樹立孩子學好數學的信心。
7、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夸獎。
這種夸獎,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往往精神上的作用最大,影響也最大,反之,危害也最大。就像我小時候,當我本以為要得到媽媽的夸獎時,卻發現媽媽不但沒有滿足我這種心理需求,反而繼續向別人說我數學成績不好。這樣一來,我就懶得去愛數學了,反正每次有70、80分就夠了。試想,如果當時媽媽對我說,寶貝,你真棒,進步了哦!說不定,我現在也成數學老師了呢。
8、和孩子一起學習數學。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讓孩子愛上學數學的最好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不管你有沒有學過數學,不管你會不會做,陪著孩子,讓他感覺到你對數學的喜愛,慢慢的他就愛上了。若是你能和孩子一起學習,那是最好不過。你可以讓孩子把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再回來教你,即使你會,也要裝著不會的樣子。你也可以和他一起比賽,看誰算得快,算得準。可以故意讓他贏,主要是培養他學習數學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