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慮
孩子不喜歡上學,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一與家人分開就焦慮不安。這中情況最常發生于家庭氣氛緊張期間,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學校就讀的時候。 父母如果反應不當,可能令孩子焦慮加深。孩子如果是剛開始上學,家長須注意頭幾天上學前和孩子道別的方式。
家長必須多鼓勵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學業成績。只要子女已盡了力,即使考試成績不好, 也不應苛責,父母要求不過高,子女便無須承受過大壓力,于是焦慮減少,念書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2、學習困難
有些孩子不肯上學是源于生理問題。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可能是因為患有學習障礙。他們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無論他們怎么努力,進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長和老師不予體諒,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學習。 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常常精神沮喪,老是沒法完成學校作業,或者似乎總是不聽從老師的話。他們也許無法記住簡單的事情。家長要主動和學校溝通,商量解決之道。
3、怕老師
如果孩子經常抱怨老師"太兇"、"不公平",該怎么辦?家長可以去找老師說明孩子的個性,這通??筛纳评蠋熀秃⒆拥年P系。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教會孩子自己面對困境,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鼓勵孩子好學上進,培養孩子積極的生活態度。父母應找機會帶孩子到他們工作的地方去,讓他們知道父母工作的情況,體會父母辛苦工作的樣子。從而讓他們了解刻苦是生活中應有的歷程,只要肯努力,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4、寂寞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是因為沒有朋友。如果小孩總是自己一個人,或者假裝生病逃避課外活動,又或以送貴重禮物來討好別人,很可能就會在學校沒有朋友。
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幫助孩子解決感覺寂寞的問題。應多為孩子創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例如讓孩子幫助老師派發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廳吃飯時讓孩子練習點菜。父母也要傳授孩子一些結交朋友的技巧。
5、受欺負
有些學生討厭學校是因為害怕同學。如果孩子過分沉默焦慮,在學校沒朋友,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學校受人欺負了。 解決此問題最常見的方法是向老師報告,但這是不夠的。向老師報告并不不能保證不會再受人欺負。最要緊的是幫助孩子采取主動,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負的辦法。
1、裝病:有的孩子知道身體不舒服就可以不去上學,因此就會想辦法裝病。
2、哭鬧:孩子不想上學,就采取哭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3、逃課:這是極端的做法。
1、打消分離焦慮;
第一天呆萌的寶寶還能跟媽媽擺手再見,以為媽媽只是暫時離開一下,結果一整天都看不到媽媽,第二天就死死抱著媽媽大腿不撒手了。還有些精明寶寶從第一天就開始哭鬧不讓家長離開。而家長同樣面臨分離焦慮。
這些焦慮是情理之中的事。媽媽要自我調節,給寶寶做榜樣。幼兒園老師會給新寶寶很多放松融入的環節。
想讓寶寶第二天美滋滋的去幼兒園,最重要是前一天放學后,是否給孩子帶來了美好的體驗。
錯誤實例:“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飯菜愛吃嗎?”“午睡睡得著嗎?”“都學什么了?”
這都是媽媽們最關注的事,一接到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問東問西,遇到表達能力差的孩子,根本沒辦法應對這些問題,還可能明明吃了午飯,還說沒吃?;蛘呒硬忘c心吃過了,卻說沒發給自己。整的家長緊張兮兮。
建議媽媽接到寶寶第一件事,一定是鼓勵:“媽媽好想你,你想媽媽了嗎?”“你看你今天認識了這么多好朋友,有他們陪你,你再也不孤單了!”慢慢的每次有了進步,媽媽都要稱贊仔細的寶寶:“我有看到你今天主動跟小朋友打招呼,你好勇敢!”“老師說你今天表現非常棒,還主動幫老師收拾東西了?!?/span>
2、正面的鼓勵,都會給孩子進步的動力。
第二天送寶寶上學,路上也要繼續鼓勵和預告:“今天你要試試,能記住幾個小朋友的名字?!薄皨寢屛妩c接你,你看著表的時針指向這里,媽媽就出現了?!薄坝變簣@里的故事媽媽很好奇啊,今天你發生的事情可以想想怎么跟媽媽講,晚上接你的時候你來講給媽媽聽?!?/span>
到了幼兒園,孩子哭是正常現象,不要一直再見也不要不告而別。
有些媽媽扒開孩子的手:“這有什么可哭的,堅強點?!薄澳憧雌渌』锇樵撔υ捘懔?。”這種話會讓孩子哭得更久,還會擔心小伙伴嘲笑和排斥。
只需要溫柔堅定的跟寶寶說:“媽媽答應你五點來,你放心的跟小朋友玩吧,再見。”或者蹲下來跟寶寶說:“媽媽相信你沒問題的,媽媽也很想你啊,來,親一下,吻別!”然后快步離開,不要總提醒孩子媽媽要離開了。
不要逗留在教室外,給孩子希望再失望。孩子最多哭五分鐘,左顧右盼大概30分鐘看不到家長就會忘記這個事。而家長一直在,孩子一直哭,反而更讓孩子難受。
3、不可以因為孩子上幼兒園就獎勵,也不應該答應孩子“第一個接他。”
孩子去幼兒園是必須的事,沒什么可獎勵的,可以說“寶寶今天很勇敢,所以跟寶寶多讀一本故事。”而不是“你今天去幼兒園,媽媽就給你買糖?!蹦奶鞗]獎勵了,勢必要厭學的。
很多家長為了第一個接寶寶,排隊也是想盡辦法推擠加塞,可每個班總只有一個第一,答應了做不到,寶寶更難過。不如在寶寶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就告訴寶寶“這是要排隊的,不可以擠第一,有些姥姥奶奶來接,年紀大了,我們應該照顧她們,讓她們在前面。還有些阿姨住得遠,她們接了寶寶還要走很遠的路,所以比較著急,寶寶應該有愛心,有責任感,照顧班里其他小朋友,老師也是要送每一個小朋友離開,你愿意幫老師嗎?媽媽可以答應你,一定不遲到。”
堅持總會見效的,超過七成的寶寶在半個月后就能正常適應,有些寶寶只需要一周就能完全融入,還想去掙全勤寶寶,看著孩子開心的去上學,媽媽反而更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