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可使雙方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及共謀福利。要達到互利的境界必須具備足夠的勇氣及與人為善的胸襟,尤其與損人利己者相處更得這樣。只有雙贏,才能夠形成一個長遠的合作關系。
一、換位思考
培養孩子的換位思考能力對孩子的道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換位思考是指走出自己的視角,思考別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樣,是人類不尋常的能力。它與“以自我為中心”對立,是道德成長的根基,正如傳統文化中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一個能思考他人如何體驗世界的人更容易向他人伸出援手,不太可能傷害他人。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沒有能力進行換位思考的,家長可以從讓他們注意他人的情緒變化開始,逐步地培養。
1.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情緒”觀念,想讓孩子理解別人的情緒,就要先學會表達和接受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切實明白什么是開心、難過、傷心和失望等。當孩子了解了這些情緒和情緒背后給他帶來的感受,他也就可以慢慢學著理解別人了。
2.不要去輕易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孩子想買一個玩具,并沒有如愿,他就會感到失望和難過,可是作為大人卻會認為這沒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有很多大人不理解孩子的感受,甚至否定他、責怪他,如果孩子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又怎么能學會理解別人呢?
3.不要給孩子灌輸“做好你分內的事就好!”的思想,每個孩子都是善良的,他可以敏銳的發現別人的難處和不同,我們要教育孩子在做好自己分內事的情況下,可以給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對鍛煉孩子的共情力來說,是取得突破性的一步。
4.作為家長也要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感受和體會,可以讓孩子嘗試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寶媽可以問孩子“如果你是他,你會是什么感受呢”。讓孩子產生這種換位意識,慢慢做到可以真正理解他人。
二、學會分享
分享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它與人的社會認知發展是相關的。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獨苗,在家里好幾個大人圍著孩子轉,什么零食、玩具都是他一個人的,所以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中心”的。
分享行為可以幫助幼兒贏得玩伴,使幼兒在活動和交往的過程中更好地獲得言語表達、人際交流等技能,從而使其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個性。
1、從家庭生活做起,從自身做起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例如說,當媽媽把蘋果洗好之后,媽媽可以有意識的和爸爸分享,和孩子分享,并提醒孩子,他也可以把手中的蘋果和爸爸媽媽分享,和爺爺奶奶分享,并要夸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2、移情手法引導孩子
有的孩子只愿意去分享別人的東西,而對于自己的東西則不愿意分享給別人,家長們充分了解了孩子希望獲得他人東西的心理特征時候,可以利用移情的方法進行訓練,讓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引導孩子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3、父母要學會分享孩子的東西
教會孩子學會分享,首先父母要學會分享孩子的東西,當孩子拿著餅干要和你分享時,家長要咬上一口并且夸獎孩子真乖真懂事。
4、不要強迫孩子
當孩子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或許是因為物品短缺,或許是因為這件東西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意義。
三、團隊協作
小朋友的團隊意識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品質,我們要從小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這關系到他未來學習和工作的人際關系以及職場能力。
父母不妨通過自然環境幫助孩子規劃、實現。通過一些常用貼士及一般性建議,引導孩子無論在運動場、學校或家里,都形成優秀的團隊協作意識。
1、表揚孩子與他的伙伴
將焦點關注于個人得分的話,會導致孩子對個體競爭的聚焦。相應得,便會在無形中降低孩子對團隊合作重要性的認知及堅持。所以,當孩子取得成功時,固然應肯定、表揚,但同時也應該稱贊孩子對同伴的幫助,實現整個團隊的共同成功。
2、鼓勵孩子尋求新的視角
有一種說法,即換位思考,便能獲得不一樣的觀點。對于孩子來說,這也意味著鼓勵他們嘗試自己常規活動以外的行程。比如簡單得與別的小朋友互相交換他們的活動任務,或者和同學們一起感受新的運動項目。鼓勵孩子從日常生活當中,尋求嶄新的視角。
3、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
鼓勵孩子成為優秀的團隊成員的另一個很好方式莫過于確保他們參與不止一項活動小組。無論通過有組織的運動,還是社區團體的課外活動,都試著讓孩子參與一個以上的社會群體。通過與各種各樣的人群接觸,避免孩子習慣于可預測的舒適區。
4、讓孩子置身于戶外
孩子待在家里看電視或者埋首于冷冰冰的屏幕,都不是幫助他們培養社會技能的好辦法。所以,打開門,讓孩子走到戶外!我們有一項道德責任,即防止兒童們由于過度接觸屏幕時間,以及缺乏與現實中的眾生如家人、朋友、包括寵物的交流、互動,從而導致他們發展不良的社會和情感技能。
5、獎勵孩子優秀的表現
相較于批評和苛刻,獎勵是對孩子更有效的影響。當觀察到孩子實現優秀的團隊表現、學會如共享、分享、幫助同伴等等,都應該給予孩子認可及肯定,強化他們的這類意識與行為。
6、父母要樹立正面的榜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勿庸置疑,父母時時刻刻展現出的包容心、適應性以及隨和、親切的態度,都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亦是他們行為的指導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