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
任友群:
全面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截至到2020年底,中西部22個省份725個原連片特困地區縣全面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覆蓋約8萬所鄉村學校,受益教師129.8萬人,人均月補助金額平均是375元。在中央獎補政策的帶動下,2020年全國有1056個非連片特困地區縣也實施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地方投入資金達到141.8億元。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我們總結推廣第一批試點工作經驗,在55所學校、20個地市、25個區縣展開第二批試點工作,進一步探索新路徑與新模式。
繼續實施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2018年實施以來,已招募近1萬名退休校長教師到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講學。今年繼續面向社會招募4500名退休校長教師,到中西部18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教講學。擴大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高校的銀齡計劃去年在開始,2020年我們從61所部屬高效選派銀齡教師146名。今年我們繼續選派退休教授、副教授到西部高校支教支研,我們能派出的高校擴大到了75所部屬高校加一部分部省合建高校,派出校增加了。受援校也增加了,擴大到10所,原來只有3所,選派名額增至300余名,選派的具體數字增加至300名。
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長胡成玉介紹財政部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
胡成玉: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前和大家見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各級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切實提高教師待遇,不斷提高教師素質,著力補齊農村師資短板,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下面,我就借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四個方面的情況。
一是著力提高教師待遇保障。各級財政部門不斷加大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優化經費投入結構,鞏固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大力提升鄉村教師待遇,落實公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的保障政策,加快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等,有力維護了教師的合法權益。“十三五”時期,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教職工的工資福利支出占比一直維持在61%左右,教職工的工資福利支出是財政性教育經費的第一大支出。
特別是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中央要求,依法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確保義務教育教師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據統計,2020年義務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是2.24萬億元,占財政性教育經費的52.3%。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義務教育的經費支出是占大頭的。在義務教育經費支出里面,用于教職工的工資福利支出占比達63.9%。
二是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能力。財政部門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在強化師資培養培訓、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升師資能力水平等各個環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教師隊伍質量。比如,在培養環節,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師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師范專業生均撥款水平,提升師范教育的保障水平,確保教師培養質量;通過到崗退費或者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教師報考師范院校或者師范專業,提高生源質量,優化師資隊伍的結構。
在培訓環節,我們建立健全了覆蓋各教育階段的培訓體系,通過開展分類培訓、分層培訓、有針對性的培訓,逐步提升中小學校、幼兒園、職業院校和高等學校教師的能力素質,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的差距。在教學環節,大力支持各級各類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為教師配備必要的教育教學設備設施,不斷提升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三是著力補齊農村師資短板。針對農村教育的短板和弱項,中央財政先后實施“特崗計劃”、“國培計劃”、“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銀齡講學計劃、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優師計劃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和政策,持續支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中央財政已經累計安排1300多億元,地方財政也積極安排各項資金,配合教育部門等相關部門抓好各項計劃和補助政策的落實。通過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農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四是著力強化資金使用管理。各級財政部門牢固樹立法治和績效理念,堅持加大投入與加強管理、提高績效相結合,嚴格執行預算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及時修訂完善相關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支持范圍、對象和標準等內容,不斷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加強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按規定足額安排、及時撥付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資金;我們還堅持“花錢問效、無效問責”,將績效管理貫穿于財政教育資金使用、投入、監督的全過程,加強績效結果應用,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財政部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進一步鞏固完善政策體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帶頭并督促地方按照“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即: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落實財政教育支出責任,并始終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謝謝大家。
2021-09-08 10:34:43
續梅:
感謝胡成玉副司長,最后請梁江副司長介紹人社部支持教師隊伍建設的有關工作。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司副司長梁江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
梁江: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長期以來,廣大教師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了巨大貢獻。
教師是最大的一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作為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將教育行業擺在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位置,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下面,我簡要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創新公開招聘方式方法,加強基層教師隊伍建設。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要求,會同教育部加強對公辦學校教師公開招聘工作的政策指導和服務,規范學校進人行為,嚴把教師進口關,提高新聘用教師素質。在此基礎上,會同教育部不斷創新公開招聘方式方法,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先后印發2020年和2021年做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公開招聘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公開招聘傾斜性支持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學幼兒園等學校任教,為地方源源不斷補充具有較高素質的優秀教師,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基層教師隊伍建設,為基層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是拓寬教師培養補充渠道,均衡基層師資配置。積極配合教育部先后開展城鄉教師交流輪崗、“縣管校聘”、公費師范生培養、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等工作,引導優秀教師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學校流動,統籌城鄉師資配置,改善和均衡薄弱地區師資配置,強化鄉村教育振興人才保障,推進教育事業平衡充分發展。
三是健全完善崗位管理制度,推動人崗相適、人事相宜。近年來,會同教育部落實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優化學校人員結構,建立符合教育行業特點的人事管理機制。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各類學校的崗位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崗位職責進一步明確、人力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人崗相宜度進一步提高。目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正在會同教育部研究起草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的政策文件,將通過健全教師崗位等級、科學設置崗位、優化崗位結構、加強縣域統籌管理、規范開展崗位競聘等,健全完善符合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需要和中小學特點的崗位管理制度。
四是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積極配合教育部完善獎懲制度,嚴肅工作紀律,規范教師行為,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建設一支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在嚴肅工作紀律、規范教師行為的同時,做好教師的申訴工作,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
2021-09-08 10:40:27
梁江: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會同教育部門大力深化教育行業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著力強化人事管理服務,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供有力的人事服務保障。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