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仙區第十九幼兒園-火星人科學特色課
2001年初,國家教育部開始組織編寫新的《國家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學科的名稱由原來的“自然”改為“科學”。這一改動不僅反映了教學內容上的擴展,從以自然現象、事物為主拓展到整個自然科學領域,包括與自然科學有關的人文精神、價值觀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STS)等等,而且還包含了科學探究的方法與過程。2001年全國《科學》課改實驗區38個,2003年在對實驗教材進行修訂后全國實驗區增加至380個,學生人數達1/3;2004~2005年將進入課改推廣階段,2004年學生人數要達2/3,2005年人數將達到全部。作為這次《科學》課改的指南———《國家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從培養全體小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的良好愿望出發,在結構、內容、體例、表述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探索和革新,其主要特點如下:一是與時俱進。《標準》十分重視在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確定學科定位,提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這一提法既體現了當前知識經濟初現端倪,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現代科技高速發展,對生活在這樣時代的人所必須具有的科學素養的高度關注,又體現了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即不但要讓學生學習基本知識與技能,更要全面發展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整體素質,真正體現了“與時俱進”。二是高瞻遠矚。《標準》是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加拿大、俄羅斯、香港、臺灣等國家與地區的科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和我國歷年來的教學大綱與教材之大成,再結合我國小學科學教育的實際,提出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等基本理念與課改思路。這使得本學科的改革起點高、定位遠,可謂“高瞻遠矚”。三是系統完善。《標準》系統地給出了小學科學課程的課改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教學建議、課堂教學實施與評價、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編寫的思路與設計原則、教師的專業要求與隊伍建設、科學教學活動的類型與設計、科學教室的設置等內容,為科學教師有效實施小學科學教育提供了依據。四是靈活變通。作為課程標準,既要給教材編寫者與教師正確的目標與具體內容要求,使他們知道通過該學科的教學,學生必須達到什么目標,但又不能把實現目標的過程與方法定得過死,束縛了他們的創造性。《標準》對目標,以學生為第一人稱,講述他們通過學習必須學會或達到的程度;對過程,則以建構的方式既給教師如何實現目標提供啟示或范例,又允許教師開發與創造更有效的實施方法與途徑,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從而使教師能靈活變通的去實施《標準》。《科學》教材已有多種版本。除了教科版、蘇教版和河北版已經投放實驗區,還有海淀版,青島版通過了審定,湖南、廣東、湖北、河南也都正在積極籌備推出新的教材。新的《科學》教材都緊扣《標準》,各具特色。概括起來新教材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在指導思想上,體現了活動性、過程性、主動性和發展性。新教材更多地關注學習者本人,強調學習的過程。教材通過設計系列活動(如實驗、討論和一些小欄目)讓學生去親身經歷(教科版為了引起小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還特意采用了一些小學生自己的設計和習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去認識自然和社會,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在內容選擇上,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實用性和時代性。新教材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并特別注重從學生的現有經驗出發,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和現象中選取內容,便于他們以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為基礎進行探究活動。不僅如此,在內容上還強調科學與社會的關系,增加了反映科學技術發展中的新成果、新話題和社會生活中人們共同關注與亟待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從科學課程的學習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并真實地感受和體驗科學的本質及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第三,在內容組織上,體現了探究性、整合性和邏輯性。新教材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線,把科學知識的學習貫穿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之中,以整合方式打通了各學科的人為界限,建構了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整體框架,將內容上有聯系的活動組成一個教學單元,全面體現大單元綜合的編排思想,而且結構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適應了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邏輯性強。這種形式的編排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探究能力的發展和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培養。第四,在呈現方式上,體現了多樣性、趣味性和啟發性。打開一本本新教材,可以發現,幾乎冊冊形式多樣,活潑可愛(出現了以童話、詩歌、謎語等形式來表達科學內容)。教材印刷精美,圖文清晰,色彩艷麗,文字優美,導語生動,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對小學生具有吸引力。總之,這次科學課改的方向是正確的,它將極大地完善我國小學科學課程的教材教法體系。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小學科學課程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超時代教育創立于2010年2月,是郴州首家擁有經營許可證,且全部由男教師構成的幼兒體能訓練專業教學團隊,從專業的幼兒運動發展視角,將幼兒園體育課程經過整合、物化、重建,通過徒手游戲教學、器械活動教學、音樂律動教學等形式突破性地重新建構了幼兒園體育課程的新概念.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和園所老師們的認可。經過多年來地耕耘和發展,從起步的兩名男教師和幾家合作園所,到目前合作園所遍及市內、周邊縣城,近達100所,新晉男教師近達四十余人,擁有專業的課程設計、出色的師資力量、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逐漸形成具規模、有體系、夠專業的體智能團隊。超時代教育核心目的乃在于推廣幼兒體能的正確觀念,增強幼兒體質、掌握體能知識技能和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當下體智能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我中心的堅持的運營宗旨。近年來,更是多次成功舉辦大型活動及全市幼兒運動會,取得不菲的成績,我們承諾在未來的時間里,超時代將繼續努力開展更多的特色課程,更多彩的主題活動,給郴州幼兒教育注入更強大的力量和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