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仙區第十九幼兒園-區角游戲特色課程
第一節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的概述
一、幼兒園區角游戲的概念與內容
區角游戲是幼兒在游戲區(或稱活動角、活動區)中所進行的某種特定活動。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游戲區、積木區、玩沙玩水區、語言圖書鬩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
二、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
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適宜性原則區角游戲活動的安排、設計,環境的創設,材料玩具的提供,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其已有的生活經驗及能力,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例如,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常常從事平行游戲,即幼兒各人玩駑人的,彼此玩的游戲是相同的。加上小班幼兒生活經驗貧乏,接觸社會的范圍小,教師在設計小班的區角游戲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可在一個區角內多放幾套相同的材料;在指導方面也應以具體的示范、參與指導為主。
(二)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是指區角游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體現層次性和循序漸進性。例如,小班幼兒活動的目的性較差,主要依靠客體的生動性、新穎性和顏色的鮮艷性吸引他們進行活動。而到了中、大班,幼兒活動的計劃性、目的性逐漸明確,活動的結果成為吸引他們進行活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進行積木區活動時,小班幼兒積木的顏色要豐富,形狀可少些,但數量要充足。在指導方面則著重于幫助他們學會獨立的構造物體,并能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而對于中班幼兒,積木的形狀可以增加,還可以提供一些輔助材料。指導方面則要求他們會有目的有計劃地構造。到了大班,可以提供更多形狀的積木和豐富的輔助材料,要求幼兒學會通過協商共同構成一個復雜的大型結構物。假若一套積木從小班玩到大班,小班是搭小房子,到了大班還是搭小房子,這是不可取的
(三)整體化原則整體化原則是指將整個活動室的游戲環境作為—個動態系統,發揮整體優化功能。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可以到“建筑工地″上班,美工區可以為表演區制作道具等。
由此可以衍生出許多游戲的情節,促進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展。但是,這個動態
系統要建立在幼兒自覺自愿的基礎上,要由幼兒創造,教師只是為他們創設一定的環境,并引導他們想像新的游戲情節,而不是由教師指定他們的行動
第二節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角色游戲區
(一)角色游戲區的教育作用
1.幫助幼兒了解人際關系。通過不同角色身份學習扮演適當的行為方式,發展幼兒的社會性
2.幫助幼兒學習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輪流、分享、協商、互助、合作等。
3.培養幼兒大膽表達個人意愿、情感、見解,能相互溝通,發展語言交流能力,實踐和嘗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4.發展表征能力。如能以物代物,激發想像力及能創造性地反映現實。
5.學習適度表達個人情緒,了解他人情感。能自我控制,調整與伙伴間的相互行為關系
蘇仙區第十九幼兒園是蘇仙區教育局舉辦的公辦園,創設于2017年。擁有獨立的教學樓和戶外場地,幼兒園室內布局合理;設施設備齊全;配置有多功能性音樂舞蹈廳、創意美勞室、繪本館、國學堂、區角等等,給足孩子自然的環境和戶外運動,戶外設置有多種大型游樂設施、足球場等適合幼兒戶外自主活動。擁有一批有愛心責任心的專業教師,用心教育、用愛養育。特色課程國學經典課程、億童幼兒英語、亞太體智能、區角游戲、火花思維、火星人科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