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對于人的重要性自然無需多言,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低人一等”,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高挑的身材,這樣的話,孩子更自信不說,未來的選擇也會更加多樣化,因為有很多工作是要求身高的,有些家長對自己的身高很不滿意,連帶著對孩子的個頭也不看好,但是不要過于擔心,因為孩子的身高雖然七成是由基因決定的,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過后天努力改變的,尤其是在猛長期的時候,讓孩子營養跟得上,那么孩子個頭會更高哦
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比如父母的身高、孩子平時的飲食等等;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還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一看。
1、遺傳因素
遺傳具有影響身高的絕對權利。雖然人類至今還不明白遺傳的秘密,但在身高這一點上,遺傳具有“絕對權利”。孩子的家族遺傳史是影響他成年身高要素中的NO.1。看一看父母的身高、體型,評估一下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大概就能夠知道他成年后的身高了。
2、飲食營養
營養的重要性勿庸質疑,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得不到全面均衡的營養供給,換句話說,如果他的食物攝取不是健康的、全面的,那他就不會得到正常的生長發育。要做到這一點其實很困難,因為父母們們不可能像一個營養師那樣為孩子制定標準的營養食譜,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為孩子提供的食物上,至少應該是健康的。
從營養角度考慮,飲食營養應在胎兒時期就得到重視。即在妊娠期就注意增加母體的營養,使胎兒在母體中獲取良好的營養,為日后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嬰兒出生后,盡量做到三至六個月的母乳喂養,以后在不同的生長期,都應供應足夠、合理的營養食品。進入兒童時期,應重視的是平衡膳食。就是要葷素搭配,包括動植物蛋白質搭配、動植物脂肪搭配、精糧與粗糧搭配,使之能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須的脂肪酸、礦物質和維生素。此外,還要注意攝取特殊的營養素,即高密度不飽和脂肪酸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是生長發育的必須物質。這種物質主要來自魚類食物。
3、睡眠
睡眠也是孩子長高的又一重要因素。俗話說“人在睡中長”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睡覺可使大腦神經、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面,孩子睡著后,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長高。近幾年來,大量的調查研究已經證實:個子矮的少兒所分泌的生長素量遠較正常兒少,而且相當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夜間睡眠不足所致。孩子從兒童時期到青春前期,晚上9時至次日上午9時所分泌的生長素數量是白天12個小時的3倍,特別是在晚上9時入睡后的70分鐘,可出現一個分泌高峰。有鑒于此,少兒不要熬夜。
4、運動
運動是促進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人體長高是由于長骨兩端的骺軟骨不斷生長,而骺軟骨的生長,需要良好的血液供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營養增強再加上運動時機械性的摩擦、刺激,骺軟骨細胞的增殖,使骨骼生長發育旺盛。同時多讓孩子到室外活動,讓孩子能得到較長時間的陽光照射,促進肌體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鈣的吸收。也可促進身高發育。
孩子青少年時期,是長身高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要注意給孩子補充足夠的營養。那么,孩子吃什么能夠有助于長高的?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款食物,以供參考。
1、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發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肉類、海鮮和奶類等動物性食品含蛋白質豐富,豆類、谷類及核果類也可獲得蛋白質,孩子每天約需要蛋白質100g左右。
2、鈣質
鈣質是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適量補鈣可以促進骨骼生長并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是讓孩子累積骨本的好方法。目前,我們的日常飲食以谷類為主,但是谷類食物含草酸成分較多,草酸和鈣結合成不溶的草酸鈣,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要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每天喝44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攝入528毫克的鈣,再吃些豆制品、綠色蔬菜和魚蝦就能滿足鈣的需求。
3、鈣質
鈣質是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適量補鈣可以促進骨骼生長并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是讓孩子累積骨本的好方法。目前,我們的日常飲食以谷類為主,但是谷類食物含草酸成分較多,草酸和鈣結合成不溶的草酸鈣,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要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每天喝44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攝入528毫克的鈣,再吃些豆制品、綠色蔬菜和魚蝦就能滿足鈣的需求。
4、礦物質
礦物質特別是嬰兒發育時期不能缺少的營養素。科學家發現,孩子發育期間如果缺鋅,會導致發育不良,容易腹瀉。富含鋅的食物有肉類、肝臟、海鮮(特別是牡蠣)、蛋及小麥胚芽等。
5、鐵
鐵對生長發育也很重要,調查發現,國內女性在4歲以上普遍有缺鐵的情形,男性則是青春期和65歲以上老人的缺鐵率較高。所以成長中的孩子應吃足夠的瘦肉、動物肝臟、蛋黃或是深綠色蔬菜來攝取足夠的鐵質。
有助孩子長高的食譜:
知道寶寶長高必需的營養元素,還要懂得合理搭配,下面小編為家長們推薦幾個有助寶寶長高的食譜。
1、黃芪豬肝湯
原料:黃芪30克,五味子3克,新鮮豬肝50克,新鮮豬腿骨500克。
制法:先將豬肝用清水洗凈,切成片;豬腿骨用清水洗凈、打碎,與黃芪、五味子一起放進沙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煮1小時,再濾去骨渣和藥渣; 將豬肝片放進已煮好的豬骨湯內煮熟,加進味料調味,待溫時吃豬肝喝湯。
2、雞肝蛋皮粥
原料:新鮮雞肝50克,新鮮雞蛋一個,大米100克。
制法:先用清水洗凈大米,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煮粥,至大米開花時為度;然后將雞肝洗凈、剁泥,用香油適量炒熱,備用;雞蛋去殼打勻,放鍋內加少許香油制成蛋皮,切碎。與熱雞肝一起放進粥內,煮至粥稠,待溫,加味料調味食用。每天2-3次。
3、豬骨菠菜湯
原料:新鮮豬脊骨250-500克,菠菜150-200克。
制法:用清水洗凈豬脊骨,砍碎,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旺火,后用文火煮2小時,然后將洗凈的菠菜放入湯中,再煮10分鐘,待溫,加入味料調味,飲湯吃菠菜。
4、牡蠣肉湯
原料:新鮮牡蠣肉 100克,生姜絲少許。
制法:將牡蠣肉用清水洗凈,放入沙鍋內,加上生姜絲少許,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煨成濃湯,再加入少量味料,待溫飲湯吃肉。
5、雞蛋黃粉粥
原料:雞蛋1個,大米適量。
制法:雞蛋洗凈后放入沙鍋內煮熟,去除蛋白,留下蛋黃,用匙子研成細末,加進已煮好的米粥中,拌勻食用。
6、蝦皮碎菜蛋羹
原料:蝦皮5克、小白菜50克、雞蛋1個、調味品等。
制法:用溫水把蝦皮洗凈泡軟,然后切得極碎;小白菜洗凈略燙一下,然后也切得極碎;將蝦皮、菜末與打散的雞蛋相混勻,少加水;加少許調味品,上鍋蒸,或以微波加熱3-5分鐘。
營養提示:蝦皮含有豐富的鈣和磷,是很好的食品,應該讓寶寶從小接受。小白菜經汆燙后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將更有利于鈣質的吸收,雞蛋的好處自不必說。這樣一份蛋羹,至少能滿足6個月大的寶寶全天蛋白質需要量的30%,鈣質需要量的10%,為寶寶的骨骼發育添磚加瓦。
7、魚泥燴爛面
原料:去骨魚肉20克、雞湯一碗、西紅柿半個、龍須面25克。
制法:西紅柿去皮切小塊,魚肉加鹽搗爛;燒熱底油,炒西紅柿,然后加入雞湯,調味;待湯滾后下入面條,再開后,調小火,下入魚泥,慢慢熬一熬,聞到鮮香味道了關火。
營養提示:魚肉不僅可以讓寶寶長高,還有利于他們的大腦發育,變得更聰明。尋常的燴面也能補充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脂肪。
8、金槍魚雞蛋杯
原料:金槍魚肉60克,彩椒10克,洋蔥20克,熟雞蛋2個,沙拉醬30克,西藍花720克
調料:黑胡椒粉、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熟雞蛋對半切開,挖去蛋黃,留蛋白;洗凈的彩椒、洋蔥切粒,金槍魚肉切成丁;鍋中注水燒開,淋入食用油;倒入西藍花,拌勻,煮約2分鐘至斷生;撈出焯煮好的西蘭花,瀝干水分,待用;金槍魚裝碗中,放洋蔥、彩椒、沙拉醬;金槍魚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鉀、鈣等營養成分;撒上黑胡椒粉,攪拌均勻,制成沙拉。將西藍花擺入盤中,放上蛋白,再擺上余下的西藍花。將拌好的沙拉放在蛋白中即可,具有補充鈣質、促進兒童骨骼發育等功效;雞蛋含有兒童成長所需的卵蛋白、卵球蛋白、鈣、磷等,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理想食品;
9、春筍燒黃魚
原料:黃魚400克,竹筍180克,姜末、蒜末、蔥花各少許
調料:雞粉、胡椒粉各2克,豆瓣醬6克,料酒10毫升,食用油適量
做法:洗凈去皮的竹筍切薄片,處理好的黃魚切上花刀,備用;鍋中水燒開,倒竹筍,淋料酒,略煮片刻;’撈出竹筍,瀝干水分,待用;’用油起鍋,放入黃魚,煎至兩面斷生;’倒入姜末、蒜末、豆瓣醬,炒香;注入適量清水,倒入竹筍,淋料酒,拌勻;燒開后用小火燜約15分鐘至食材孰透;加雞粉、胡椒粉,拌勻,煮至食材入味;關火后盛出煮好的菜肴,撒上蔥花即可;
點評:竹筍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l、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具有開胃、促消化的作用;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人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有利于兒童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