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大多數人依靠手機更方便地獲取信息,人手一部手機,手機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公共場所低頭族也是無處不在,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抱著手機玩個不停,小朋友更是對手機上的各類游戲很是癡迷。
一提到游戲,相信很多孩子眼睛馬上亮了起來。如今玩游戲已經成為了很多孩子的日常行為,家長應該都會有這種感覺,如果一直讓孩子抱著手機或者電腦玩游戲,他就可以玩一天。但是沉迷游戲的危害不容小覷,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家長最開始覺得玩游戲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父母能專心自己的工作。后來發現孩子已經沉迷于游戲中,不玩手機就哭鬧,把時間都花在了手機上,甚至把眼睛弄近視了,這時候父母才知道焦慮了。
一、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游戲?
很簡單,游戲世界比現實世界更加完美。
現今的家長和老師們為孩子包辦了一切,就像動畫片《小王子》中的媽媽一樣,為他們訂好了滿滿的日程表。對孩子來說,現實世界里的生活是被迫的,無從選擇;而在游戲世界里,孩子明白了什么是“自由”。他對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或世界擁有絕對的控制力;他可以在游戲中嘗試各種危險的操作,并從中得到經驗和教訓;他可以自行決定何時結束……
少部分自我意識強的孩子會拒絕他人賦予的目標和任務,他們被歸類為“壞”孩子;自我意識弱的“乖”孩子被迫接受了他人賦予的目標和任務,好好學習,考上名校,練好鋼琴或舞蹈……可是,為什么我要為這些目標而努力?這些目標達成之后呢?
很多人大學畢業后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去考研,考完了還是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去讀博,讀完還是不知道該干什么……很多人到死為止,都在為別人的目標而活著,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在現實世界里尋找人生目標是如此地困難;而在游戲世界里,目標是如此地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這目標是我自己認可的。因為如果不是這樣,我就不會繼續玩這個游戲了。
游戲設計者不僅給出了明確的目標,還會引導我一步步去達成。良好的反饋系統會時刻提醒我現在已完成的進度,以及目前所做的事正確與否。在現實世界里,努力往往不是達成目標的決定性因素;而在游戲世界中,我確信目標是可以通過努力達成的,并能知道大概何時能夠達成。
在孩子眼里,現實世界往往是很矛盾的:
現實世界中的規則貌似都形同虛設,人們都在遵循看不見的潛規則;而在游戲世界中,所有規則都是透明公開的,并被嚴格執行。只有在游戲的理想化世界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開”。
二、孩子沉迷游戲家長該怎么辦?
這里有幾個比較實用的建議:
1、家長要以身作則
相信有不少家長也是手機不離身,在家經常盯著手機看,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想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不在沉迷游戲,首先當父母的就要以身作則管好自己。家長應該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時間,多看看書,多做做運動、美食,多跟孩子分享生活當中的美好。
如果你整天拿著手機不離手,卻要孩子少玩手機,少玩游戲,孩子會聽你的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不是看父母怎么說,而是看父母怎么做的。
2、定好規矩
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沉迷游戲時,家長只會一味的強制和禁止孩子玩手機是很難實現的。而且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家嬌生慣養的,尤其是家里老人是十分疼愛孩子的,如果你強迫他或者不滿足他的需求,孩子就會無理取鬧,亂發脾氣。所以家長可以提前跟孩子商量,定好規矩。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看電視,什么時候可以玩游戲,制定好一個時間作息表出來,可以家長與孩子商量好一起定出來。孩子覺得自己的意見得到了大人足夠的尊重,會更樂意去遵守這個規定。
3、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的發展
孩子沉迷于手機,是因為在私下沒有什么感興趣的事情可以供他打發時間。所以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喜歡什么,或者是在課余時間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有了興趣和真正想做的事情,自然就會淡化了孩子對手機的依賴,讓孩子能夠主動放下手機去追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4、讓孩子主動放棄游戲
游戲設計的本身就是為了讓玩家“沉迷”,因此設置了很多的獎勵機制,比如:做任務可以得到游戲裝備,有了裝備就更容易打怪升級,這種模式就吸引了很多孩子繼續玩下去。
家長也可以這么做:準備一個表格,如果孩子能夠一天不玩游戲就貼一張貼紙,等滿20個就可以領取一個獎勵。以此類推,用相似的獎勵制度讓孩子逐漸遠離游戲。
5、高質量的親自陪伴
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而疏于對孩子的陪伴,孩子缺少家長的陪伴,只能靠玩游戲打發時間,從而越來越沉迷于游戲。家長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多注重與孩子的交流,例如跟孩子一起研究美食、一起看電影、一起閱讀書籍、一起做游戲等,或者帶孩子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