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愛哭鬧是爸爸媽媽最頭疼的事情,打不得罵不得,卻時時刻刻被孩子的任性與哭鬧折磨。記得鄰居家有一孩子,不管是在哪天,都會聽到孩子的哭聲,有時候你細聽,就覺得孩子好像在唱歌那般,哭的聲調抑揚頓挫,且那個孩子誰的話也不聽,只要是自己不滿意或者有想法了,那就是將哭鬧進行到底,直到哭鬧到自己累了才作罷。
像這種情況,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除了有必要的安撫之外,還必須幫助寶寶及時改掉任性的壞習慣,不能聽之任之。 孩子任性不聽話,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難以實現,父母就會對孩子不滿,就容易出現不理智的表現:有的會采用打罵的方式對孩子嚴加管教;有的對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則對孩子的要求妥協,天長日久更助長了孩子的任性行為。
那么遇到孩子愛哭任性,到底該怎么辦呢?
1.嚴格法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到了家長的弱點。家長越怕孩子哭,孩子越哭個沒完;家長越怕孩子滿地打滾,孩子就偏在地上滾個沒玩。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鬧,決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示,態度要堅決,而且要堅持到底。
2.預防法
孩子的任性發作一般都是有規律的,當可能誘發孩子任性的條件臨近時,要事先預測好,做好預防工作??梢允孪燃s法三章,提出要求。
3.習慣法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任性。家長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處處按要求做,孩子就能自覺地和大人保持一致。一旦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干什么就都有規矩,不會隨意提出特殊要求。
4.轉移法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任性的時候,可以利用孩子易于被其他新鮮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要做的事情上轉移開,從而改變孩子的任性行為。如一個跟著母親購物的兒童,在商場里玩得很上癮。母親急著趕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親說,“我們回家吧?!彼赡軋猿忠谏虉鐾?;如果母親說,“走,媽媽帶你去坐汽車?!彼赡苡淇斓卮饝恕H缓髬寢岊I著他坐公共汽車回家。
5.理解法
在情緒上表示理解,但在行為上要堅持對他的約束。如吃飯的時候,孩子忽然想起愛吃的菜今天沒有,就生氣地拒絕吃飯。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親也不應該遷就孩子給他做,應明確表示飯菜準備好了,就不應該隨便更換。如果孩子繼續鬧,可以讓他餓一頓,等他感到饑餓時,自然會找食物吃。
6.知識法
孩子有時任性是因為知識少,認死理,往往把錯誤的行為當成正確的行為,固執已見。孩子還不易分清堅強與固執,謙讓與軟弱,勇敢與蠻干的界限。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孩子知識多了,就會改變自己過去一些錯誤的做法。
7.誘導法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生成的骨頭,長成的筋,天生的擰種”,改不了啦。其實不然,孩子畢竟還小,只要誘導得法,完全可以改變他任性的毛病。誘導時要多抓積極因素,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每當孩子要犯擰時,家長就表揚他的優點,孩子聽到表揚可能情緒就轉過來了。
8.回避法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糾纏不休,這時,家長可以暫時不去理他,讓他感到哭鬧的方法是無效的,他就會停止。事后可以與他坦誠地交流,讓他說明原因。當然,解決孩子任性的方法還很多,關鍵在于培養孩子認識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9.交往法
讓孩子多和伙伴們一起玩耍,群體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如果個人的意愿與多數人不一致,那么就會被否定。父母應該多讓孩子和他的同學、伙伴一起玩耍。因為在同齡人中間,如果孩子一味地任性,他就會被群體所孤立,所以即使在家中,比較任性的孩子當處在群體之中時,他也不會輕易地把任性表現出來。而且,在群體中,那些通情達理、不任性的孩子也會在無形中給任性的孩子以示范,讓他們感到任性只會遭人厭棄,而通情達理才會融入群體之中。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會逐漸淡化。
10.強化法
要讓孩子感到家長喜歡的是不任性的孩子。當孩子剛要任性發作時,家長可以借以前聽話時的例子引導他克制自己,不任性。這樣有利于調動孩子自己克服任性的積極性,提高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家長還可以在孩子任性時或任性后,對其任性給予一定的批評或懲罰。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家長的嚴格要求,使孩子認識到任性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11、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12、適當懲罰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飯,父母不用多費唇舌,過了吃飯時間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擔心餓壞孩子,一頓兩頓不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會有影響。
13、冷處理法
當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梢圆扇《惚艿姆椒?,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這種“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