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內向,不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家長們遇到孩子發生這樣的情況,都會覺得頭痛,不知道如何下手幫助孩子去改變現狀。應該如何去對孩子進行教育與糾正。
面對性格內向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更不要泄氣,相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耐心。其實。要培養一個合群、樂觀、善于與人交往的孩子,必須從消除那些造成孩子內向的因素入手。比如,要善于用溝通的鑰匙打開孩子的心門,要善于用優勢智能強化孩子的信心,要善于營造輕輕愉快的家庭氛圍……其實,性格并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性格都有其長處和短處。所以,如果你家里有性格內向的孩子,你最需要做的就是盡快掌握教育內向孩子的方法。通過富有針對性的教育。使他們的長處進一步發揮拓展,使他們的短處得到有效的彌補。
孩子性格內向怎樣教育糾正
一,多和同齡人交往。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影響者,那么同齡的小伙伴兒就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世的最好的老師。因為在與自己的同齡人交往時,孩子會全身心的放松,無拘無束,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當孩子在社交表現得合群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強化,這樣對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有所幫助。對于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鼓勵他們走出去,多到同齡小朋友的家里做客,也可以把小朋友請到家里來,讓孩子嘗到當小主人的滋味兒,一般都會興奮喜悅,會主動帶小伙伴參觀家里,忙里忙外的招呼自己的小客人,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塑造了開朗的性格。
二,營造和睦的氛圍。在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情緒穩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所以父母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其次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對合理要求的選擇權。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心情放松愉快,言語無拘無束,有什么想法都敢于、樂于同父母交流,也會容易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主動與孩子交流。孩子放學回家時應該主動地與孩子接觸,讓孩子講講幼兒園里的生活,并讓他談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對癥下藥,真正幫助到孩子。
四、引導內向性格的孩子多表達
溝通是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方式,內向性格的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差,但不像外向性格的孩子爭著說話,他們比較被動,寧愿做聽眾。家長需要察言觀色,給他們安全感,多加引導,那么他們也是樂于表達的。
五、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
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主動與人溝通交流。多和同齡的小朋友接觸一起玩會產生信任感,沒有了自卑和恐懼。爸媽也可以帶著孩子去游樂場,或者是附近的公園廣場,找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去孩子喜歡喜歡的興趣班,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玩。也能讓孩子學會很多社交技巧,培養出孩子開朗陽光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