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這種攀比心理,不僅吃的、穿的、用的,處處喜歡和周圍的人比較,也會比面子。比如誰的父母官大;誰家住的房子豪華;誰有號召力;還會比追星、比酷、比長相等等。
在比較中,孩子如果發現別人在某方面遠遠超過自己,就可能產生羨慕欣賞的心理。本來健康的欣賞,可以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但變調的羨慕就會變成攀比??吹絼e人有的東西,往往不能冷靜地分析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而只是想急切地擁有。這種過分的不切實際的攀比,就會發展成虛榮心。
什么是虛榮心?心理學家認為,虛榮心是以不適當的虛假方式來滿足一種心理狀態。換句話說,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是一種扭曲的心理現象。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成長階段,內心很敏感,也特別愛面子,而愛面子的心理,就容易讓人變的虛榮。雖然,適度的虛榮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反而會促使他們上進。但強烈的虛榮心,則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并且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種種問題。具體表現為有的孩子總是在同學們面前,炫耀自己在物質生活上的富足,一味地趕時髦、講吃穿,有的是不顧自己家里的經濟情況,盲目的和同學攀比,追求品牌。有的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常常撒謊,情緒波動很大,學習不認真,缺乏意志力等等。
所以當孩子內心膨脹,出現了愛慕虛榮或者是攀比的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及時捕捉到孩子心理變化的這些情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明白有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所以說家長不能夠在孩子的衣服著裝打扮上下功夫,只有孩子穿的干干凈凈合體的就好。
也要教育孩子外表美不是真的美。心靈美才是重要的。不要讓孩子變的有那種攀比的心態。 六七歲的年齡段正是孩子學習的時候,也正是習慣養成的時候,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對他們的終身都會有益的。反之一個壞習慣也是會害了孩子。爸爸媽媽只有讓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給孩子作出正確的示范。讓孩子不斷的學習也會改變愛慕虛榮的那種心態。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走出盲目虛榮:
1、家長不能太重面子,適當放低姿態,認清狀況
孩子的學習和模仿能力超乎了家長們的想象。有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和伴侶爭吵,因為一些事情發生沖突,這些孩子都看在眼里。例如,因為要參加同學聚會,所以媽媽硬著頭皮買了名牌包包,卻在家里和爸爸大吵大鬧,嫌棄他賺錢太少。
孩子很明白,這是家長為了要“面子”才會如此。
此外,有的父母為了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輸,就會選擇一味的滿足孩子,“不跌分”這樣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虛榮心理。
因此,家長引導孩子走出盲目虛榮的第一步,就是自己不要虛榮,不能因為面子而影響孩子。
2、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合理消費的觀念,不要有求必應。
孩子小時候通常會見到什么玩具,就想要什么玩具。這個時候,是我們幫助孩子建立消費觀念的好時機。孩子合理的要求,滿足;不合理的要求,不滿足。讓孩子懂得取舍和放棄。
3、肯定孩子已經擁有的東西
大多數孩子產生虛榮心理和行為都是因為“別人有,所以我也要”,我們總說人喜歡看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孩子的虛榮心常與之有關。
因而,父母可以多多肯定孩子已經擁有的東西,提高其自信心,常鼓勵孩子,讓他自我肯定,才能避免外界的許多干擾。
4、寵愛可以,但是溺愛不行
就像剛才第一點說的一樣,家長因為各種原因無止境的滿足孩子,其實就是一種溺愛行為。
家長寵愛孩子,不讓他受委屈可以,但是過度寵愛就會發展成溺愛,溺愛之下,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一來,他們自然會出現攀比等心理了,覺得全世界都應該圍繞著自己。所以家長注意寵愛范圍很重要。
5、引導孩子理性消費。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金錢是父母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其次我們要告訴孩子,哪些消費是合理的,哪些消費是超標的。第三,要引導孩子合理地使用零花錢,讓孩子懂得量入為出的原則,并且零花錢的多少,隨著孩子的年齡與消費要求有所變化。除了特殊情況,不給超標準的零花錢,并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現金管理經驗。
如果孩子有特別的要求,比如要高檔次的電腦、手機,我們可以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或攢零花錢來實現。
6、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榮譽觀。
引導孩子在積極正向的方面,有攀比心理,例如學習、品行、技能等等,以避免孩子往追求物質、不良行為等方向發展。同時我們要鼓勵孩子以正當的方式,通過個人的努力來贏得榮譽,并且也需要讓孩子明白,一個人的天賦再好,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和與大家合作的精神,也一樣難以在未來的人生中取得輝煌的成就。
這些方法有助于家長引導孩子走出虛榮心,每一位家長都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