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語言溝通能力是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礎;溝通能力不是天生的,優秀的溝通能力都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讓孩子領會溝通的必要,理解溝通的技巧,是父母的職責。
一、善于傾聽
傾聽,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項與表達能力同樣重要的技能。是孩子人際交往的基礎,也是贏得良好關系的金鑰匙。善于傾聽更容易獲得別 人的友誼。
傾聽是一種了解別人的方式,更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智慧。對于自己來說可以站在對方的觀點看問題,避免主觀臆斷,懂得傾聽是成熟的標志;
生活中、學習中我們隨時都會成為傾聽和傾訴的對象,懂得傾聽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好感。
我們要認真傾聽他人言語,不隨意插嘴打斷,代表了對他人的尊重;通過傾聽,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傾聽別人的意見,懂 得反思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喜愛夸夸其談,聽不進別人意見的人是不會進步的。
二、不打斷他人的談話
不要打斷別人的話,當別人在說話,我們應該抱著理解、欣賞的態度去傾聽,這是維護談話氣氛、拉近彼此情感距離的有效方法。輕易打斷別人的說話,是一種非常不禮 貌的行為,是對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三、真誠的目光交流
在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的眼睛要正視著他,這樣才能讓對方從我們的眼中看到認真和尊敬。要知道,只有那些傲慢、虛浮,或者缺乏勇氣、自信的人才不敢和別 人進行目光交流。別人說完后,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是”“太好了”“真的嗎”這樣表示我們態度的話,我們也可以問一些問題,以鼓勵對方繼續往下說,這些都表明我們對對方的談話 很留心。但是,千萬不要把別人說話機會搶過來,除非對方已經說完了。
四、善于稱贊、鼓勵他人
沒有人不愿意聽別人贊美和鼓勵自己,鼓勵別人,是對對方的肯定;贊美對方的宗旨是尊重對方,鼓勵對方以及創造友好的 交往氣氛,所以應該真心實意,誠懇坦白,措辭適當。
一個恰如其分的贊美還表現在贊美題材的選擇上,即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關系,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贊美題材。比如對年長者,可贊美他的健康、經驗、知識、地 位或成就;對于同輩孩子,可以贊許他的學習、才藝、外表等等;初次見面者,主要贊美其可見的外表或已知的實績;在公共場合,贊美對方那些可以引起眾人同感的品德、行為、外表和 長處比較適宜;
五、學會協商
協商合作能力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
孩子同伴協商是指孩子與同伴之間彼此交流信息,相互協調觀點、意圖和需要,試圖達成一致意見的行為過程。
孩子經過協商大多能夠與同伴取得一致意見,在雙贏和讓步兩種結果之中讓步式的結果又居多,說明孩子的協商大多取得了部分共識,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雙贏結果的協 商日益增多,孩子的協商合作能力也日益增強。
六、敢于承認錯誤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犯錯,教孩子正視問題、敢于道歉,是讓他學會一種坦誠做人的態度。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樹立誠實勇敢、有錯就改的 觀念,更重要的是對于孩子道歉后的良好表現,父母也要及時發現和表揚,讓他明白只要敢于承認錯誤、自覺改正,就是一個好孩子。
讓孩子敢于道歉,并不僅僅是教給他一種禮貌行為,還能讓他通過自己所犯的錯誤對自己有一次更為清醒的認知。孩子在向他人道歉的同時,也 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逐步對自己加以完善,從而不斷進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