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稱: 教育部關于推進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的通知
信息索引: 360A10-07-2022-0001-1 生成日期: 2022-01-14
發文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發文字號: 教師函〔2022〕1號
內容概述: 教育部發布《關于推進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的通知》。
教育部關于推進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的通知
教師函〔202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教育部考試中心、教育部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師范生就業,決定繼續在高等學校師范生中開展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以下簡稱免試認定改革)。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擴大免試認定改革范圍
在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范生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基礎上,根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審核結果,劃定本次免試認定改革的范圍。
2017年及以前加入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省份的高等學校相關師范類專業,自2022年起可以參加免試認定改革(具體名單另行印發)。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應建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根據培養目標分類對師范生開展教育教學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2022屆及以后年份畢業生可憑教育教學能力考核結果,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2018年及以后加入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省份的高等學校相關師范類專業,相關政策另行印發。
二、建立健全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
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根據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建立健全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考核制度包含培養過程性考核和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測試。具體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教師函〔2020〕5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建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有關要求執行。考核合格的教育類研究生和師范生,由校長簽發《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
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根據師范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分類確定任教學段和任教學科。
(一)對以幼兒園、小學教師為培養目標的教育類研究生和師范生,參加學校自行組織的教育教學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根據學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測試的科目和培養目標,申請認定相應的幼兒園、小學教師資格(附件1)。
(二)對以初級中學學科教師、高級中學學科教師、中職文化課學科教師、中職專業課教師為培養目標的教育類研究生和師范生(附件2),參加學校自行組織的教育教學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根據學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測試的科目(須包含“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測試內容)和培養目標,申請認定相應任教學科的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
(三)對以初級中學教師、高級中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為培養目標但所學專業沒有明確教學學科和教學專業的教育類研究生和師范生(附件2),參加學校自行組織的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在培養過程性考核和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測試中要著重考查“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核合格的,根據學校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測試的科目和培養目標,申請認定相應任教學科的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
根據自愿原則,符合免試認定改革條件的教育類研究生和師范生可自行參加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申請認定相應的教師資格。
三、工作要求
(一)加大投入,加強監管。有關高等學校要加大師范教育投入,整合資源,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師范生培養過程和結果質量監測,指導高等學校嚴格按照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和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做好師范生免試認定工作。
(二)精心組織,及時報送。按照《實施方案》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屆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工作的通知》(教師廳函〔2021〕2號),認真做好《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頒發、免試認定教師資格及相關數據報送等工作。參與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應在2022年5月5—20日期間完成2022年《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獲得者信息報送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在2022年5月31日前完成數據審核。
(三)嚴格執法,嚴肅追責。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隨意擴大免試認定范圍,為不符合條件的學生或不按規定頒發《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證書》的,或在免試認定改革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取消學校相關師范類專業免試認定資格,核減學校相關師范類專業招生指標,追究學校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責任。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本次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免試認定改革工作納入本省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工作組工作中,明確具體的工作機構和責任人(附件3),并于2022年3月31日前報送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電子版發送至jsglc@moe.edu.cn。
附件:1. 教育類研究生免試認定幼兒園、小學教師資格對應任教學科(試行)
2. 教育類研究生免試認定初級中學教師、高級中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對應任教學科(試行)
3. 教育類研究生和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工作組名單
教育部
各方對于師范生免試認定政策的看法: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認為,這其中還是存在一個辯證的關系。,如果高校在資格評定的時候秉承好一定的公允性,做好自查工作,相關監管機構轉向評定高校,這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出這次改革的優勢。而且,現有的信息化技術已經能夠實現認證,相關的管理技術能力、治理水平與改革所需的標準相匹配。
江南大學副教授、教育政策學博士田賢鵬認為,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在于擴大了高校的教師資格認定自主權限,將教師資格認定的組織權限由教育行政部門轉移到高校,體現了國家對高校在教師教育中主體地位的尊重。至于未來是否會降低教師準入門檻和教學質量,需待政策進一步落地實施后觀察,但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高校的自主認定標準和程序是否科學有效;二是改革的政策配套措施是否完善。
紅獅國際教育高級顧問萬云指出,免試認定改革總體有利于緩解我國中小學教師供需矛盾,要注意到教師資格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學實踐,免試認定并不是只要是師范生就能被認定,更需要從申請材料,綜合性評價等方面加強對免試認定教師資格質量的提升。區別于非師范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通知》的印發意味著為符合條件的師范類專業大學生開了“綠燈”。在暢通就業渠道的同時,需要他們具備什么能力和素質呢?
“整體而言,現在缺的不僅僅是教師數量,主要是缺質量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老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最關鍵的是教師要熱愛教育,要有教育感,要和學生的教育交往順暢。“當然,教師還要有反思能力,不能簡單地搬運知識,而是要育人。”
曾任職于杭州余杭教育科學研究院的陶華坤認為,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為師范生從教就業提供了方便,但也意味著要增強師范生終身從教的專業意識,提升從教的能力。
“建議高校加強師范生的職業技能教育,重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教學研究與實踐,以增強崗位的適應性;提升高校的質量意識、重視質量教育,努力提升師范生適應新時代教育教學的能力;強化師范生的專業意識、崗位能力要求,樹立終身從教的良好奉獻精神。”陶華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