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或課程名稱
父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嗎?答案就是自信心。擁有自信心的孩子身上會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不管是對未來的事業,感情還是社交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優勢。而且自信會使孩子更加淡定從容有力量,也會給孩子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與做事不服輸的勁頭,總之,對于孩子的未來發展來說好處很大。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難,積極嘗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爭取更好的成績。鼓勵、贊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現在不少父母存在一個共同的苦惱,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與成功的前提條件,很難想象一個缺乏自信的人能夠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個缺乏自信、充滿自卑的孩子,即使腦子很聰明,反應靈敏,但在學習中稍遇困難和挫折就會發生問題。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自信,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做事不專心,總是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明明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卻不斷的尋求家長的幫助。這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那么家長怎么做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1、適當表揚孩子,多說“你真棒”
家長要重視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這里要注意兩點:一是要中肯,二是要具體,不要夸大、敷衍或脫離事實。比如孩子畫了一幅很棒的畫,家長可以說“寶寶,你畫畫的水平比上次有了很大的進步!”“色彩搭配得真好看,你的審美能力真不錯!”而不是“你簡直就是天才,小小年紀畫這么好,長大了肯定能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畫家!”“你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小孩!”之類的話。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進步,認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經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輕視、懷疑,經常聽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會”的評價,孩子也會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產生自卑感。因此,成人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評價,多為孩子的長處而驕傲,不為孩子的短處而遺憾。
2、讓孩子正視失敗。
當孩子犯錯誤或做事失敗時,家長切忌嚴厲苛責。家長嚴厲的苛責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不再敢嘗試實踐,或者下次因害怕被責罵而隱瞞失敗事實,甚至學會撒謊。如果孩子無心犯了錯,比如不小心摔碎了碗,家長先關心孩子有沒有被劃傷,再和藹地告訴孩子:“沒關系,你不是故意的,我這次不會批評你。但以后記住做事要細心,不可以再這樣馬馬虎虎的哦!”2. 如果孩子經過了努力但最終沒達到理想的效果,比如考試沒考好、一幅畫沒畫好之類的情況,家長應該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告訴孩子失敗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正常情況,失敗是成長路上的良師。然后幫助孩子分析總結失敗原因,給孩子鼓勵,告訴孩子下次一定能做到更好。
3、不要隨便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你看你們班xxx,人家門門考試都優秀,再看看你,怎么連人家一半都不如!”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對孩子會造成怎樣的傷害。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假如您的愛人天天對您說“你看我閨蜜的老公多有本事,一年掙幾百萬,我跟了你只能過這種窮日子!”“你看人家xxx的妻子又漂亮又賢惠,你怎么不知道學學人家?”聽到這種話我們一定會想“你自己這么平庸,憑什么要求我像別人一樣優秀?何況婚姻也是當初你情我愿的選擇啊。”這些話連大人都會覺得傷人,何況是敏感脆弱的孩子?再者說,孩子沒有你期望的那樣優秀,說明父母并沒有盡全力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父母更沒有權利把“和別人一樣優秀”的重擔全壓在孩子羸弱的雙肩上。
4、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當孩子在客廳站著滿懷期望地提出要求,如果能達到,盡量給他一個時間,讓他知道你回去做。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5、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周末帶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博物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他對自己的信心。要尊重孩子,放手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家長可以參與,但只建議,不決定。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會有自己的主見,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的決定是對的,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一些事情
6、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7、和孩子平等相處和交流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8、鼓勵孩子表演特長
當孩子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9、讓孩子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0、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并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孩子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